OpenAI推API组织验证、GitHub突发意外!开源流动理想竟成泡影?
4月14日消息,一边,美国知名AI学者、斯坦福大学教授、谷歌大脑联合创始人吴恩达发文在谈及美国关税时还在庆幸美国发起的新关税没有影响人工智能研究发明和软件,这些“通过互联网跨境流动时几乎没有摩擦”。
一边,微软旗下的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昨天“因未知原因疑似屏蔽所有中国IP地址“事件在技术圈引发震动。虽然GitHub声明是意外。
无独有偶,在CEO奥格曼宣布本周二起将发布系列新模型之前(今天OpenAI刚刚发布其GPT-4.1新模型),OpenAI抢先出台了一项针对未来新的大模型AIP调用的规定——要求通过组织验证。
OpenAI官网支持页面发布的公告称,要求AIP调用组织完成身份验证流程,才能解锁访问OpenAI平台最先进模型和功能。也就是说,“不通过验证就不让用最新模型”。尽管支持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国大陆开发者仍面临资格限制。
DeepSeek R1开源大模型横空出世时,奥特曼还曾震撼感慨:OpenAI的闭源模式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才过去几个月,奥特曼就忘记了曾经的反思,选择将OpenAI的围栏筑得更高。
上周,Meta发布的开源大模型Llama 4对商业使用和分发设置了多重限制,如竞争对手员工被禁止接触模型等。
美国AI企业“自筑高墙”与吴恩达呼吁的“维护国际友谊与开源流动”可谓形成鲜明对比。
GitHub突发意外,引发开源项目担忧
据不少开发者反映,12日至13日,GitHub突然屏蔽所有中国大陆IP地址的访问,未登录用户访问时会收到HTTP 403错误提示(“IP地址访问受限”),而已登录用户仍可正常使用。
13日晚间,GitHub官方发文回应称此次屏蔽是由于“配置更改失误”导致的意外影响,并非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问题于24小时内修复,并撤销了相关配置。
尽管GitHub官方说是“意外”,但是,在美国加增关税的背景和氛围下,这种“意外”显得尤为敏感,还是引发了开发者对地缘政治可能引发的长期风险的担忧。
部分开发者担心可能是政治干预的“预演”。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是承载开源项目的重要领地。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于其他国家采取的制裁措施,使得 GitHub 的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属性不再纯粹,业内对于开源是否有国界的问题也在争论不休。
事实上,中国大陆用户长期以来无法直接访问GitHub,需依赖VPN或镜像服务,这与中国的网络监管政策相关,而非GitHub主动限制。但是,本次事件是GitHub首次明确显示“IP受限”提示,这让中国开发者认为:“性质更为严重”。
另外,参考GitHub此前对俄罗斯、伊朗开发者的封禁案例,也让开源贡献者捏把汗。
2019年起,GitHub以遵守美国制裁为由,屏蔽伊朗IP及关联账户。2022年,GitHub因美国制裁封锁了俄罗斯部分银行及关联开发者的账户,被封账户无法访问代码仓库,部分数据被删除。
开发者担忧,如果一个公司或地区,被彻底从GitHub剥离、账号封禁,那么将会失去相当比例的开源基础软件项目的参与能力。开源项目的源代码依然可以被访问,但是只能在下游进行维护,将会消耗巨大的资源和人力成本。
发布GPT-4.1前,OpenAI 增设新模型API访问“密码”
今天,OpenAI推出专为开发者打造的全新模型系列——GPT-4.1。该系列包含三个新成员:旗舰级GPT-4.1、高速GPT-4.1 Mini,以及有史以来最小、最快、最经济的 GPT-4.1 Nano。
OpenAI称,为开发者量身定制、现已在 API 中可用。这些模型在编码能力、复杂指令遵循、长文本处理以及多模态理解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性能全面超越 GPT-4o,并在关键指标上比肩甚至超越 GPT-4.5。
不过,在GPT-4.1发布前,OpenAI出台AIP调用新规定——API 组织验证。
对于为何增加这项组织验证门槛,OpenAI官网页面中提到:遗憾的是,少数开发者故意违反OpenAI的使用政策,不当使用OpenAI API。为减少人工智能的不安全使用,同时继续向更广泛的开发者群体提供先进模型,OpenAI增加了这一验证流程。”
用户进行验证需要提供来自OpenAI API所支持国家的政府颁发的身份证明文件。一个身份证明文件每九十天只能验证一个组织,且并非所有组织都有资格进行验证。
目前,OpenAI支持来自200多个国家的身份验证,但是不包括中国。
事实上,OpenAI对中国用户的限制早已有之。
OpenAI在2024年2月已声明将限制中国等国家的用户使用ChatGPT。
2024年6月24日国内开发者陆续收到OpenAI官方邮件通知,称自2024年7月9日起将禁止来自中国大陆的API调用,需在支持的国家或地区内访问服务。
此举进一步将限制扩展至API接口,旨在“防范人工智能的恶意使用”及遵守美国相关政策。
当时,国内大模型厂商百度、阿里、智谱、月之暗面等都推出“一键式”迁移工具,帮助国内调用OpenAI API进行业务的开发者实现业务迁移。
随着国内大模型的崛起,DeepSeek、Qwen等开源大模型的能力在全球排名都居于前列,国内企业也更多的选择这些国产大模型来打造应用服务业务。
也难怪中国网名吐槽OpenAI这波自筑高墙的操作,属实给自己加戏。
开发者感慨,技术无国界的理想正被地缘政治现实冲击,中国开发者需在自主创新与国际协作间寻找平衡,而全球开源社区也需警惕“围墙花园”对技术进步的阻碍。
最后,以吴恩达信中的文字来做总结:“让我们 AI 社群中的每一个人都继续维护我们的国际友谊,继续推动思想的数字流动(特别是开源软件),继续互相扶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己所能,维护一个尽可能互联的世界。”(宜月)
本文来源于极客网,原文链接: https://www.fromgeek.com/internet/50-682294.html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网站的信息来源包括原创、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我们会尽力确保提供的信息准确可靠,但不保证相关资料的准确性或可靠性。在使用这些内容前,请务必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行决定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上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沟通相关文章并沟通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