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一场以拥抱AI为主导的新进化,正在各色玩家们的身上上演着。在这些玩家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互联网巨头们的身影,同样还看到了传统制造玩家们的身影。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场以AI为主导的新变革,正在展开。透过这样一种变革,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产业互联网的脉络,正在变得清晰。

如果对于当下正在发生着的AI大变局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像是产业互联网的集结号,当玩家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拥抱AI,当玩家们开始因AI有了越来越多的改变,产业互联网便开始更加快速地来到我们的面前。深入分析AI的运作逻辑,我们便会发现,所谓的AI,其实是与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而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不同,我们才有理由相信,现在正在发生着的这样一场变革,并不仅仅只是消费互联网的「变种」,而是一个有着自身特征的全新的存在。如果对这样一种存在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产业互联网,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技术真正导致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衍生、发展和兴盛,当以AI为主导的技术开始蓬勃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产业互联网的衍生、发展和兴盛。当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拥抱AI,当AI开始涌动着全新发展的细浪,产业互联网的脚步,或许正在一步步地走近我们。

AI,正在让行业发展的重心回归到产业

以往,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那些获得了海量流量的玩家们,那些对C端流量进行了改造的玩家,几乎都获得了好的发展。因此,如果我们对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像是一个获取和改造以C端用户为主导的对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行业发展的重心在于C端用户,而非在于以B端为代表的行业的身上。

消费互联网的这样一种基本特征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便是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C端用户的消费行为、习惯,乃至消费需求都发生了深刻且彻底的改变。以消费互联网为主导的线上消费、线上生活,几乎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然而,仅仅只是改造C端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却不去改变供给侧,势必是无法满足业已完成了升级的C端用户的需求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当流量的增长进入到瓶颈期之后,以获取和改造C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跳出仅仅只是获取、改造C端,如何找到改造B端的方式和方法,并且能够让B端以新供给的方式来满足C端用户的新需求,成为了越多越多的玩家们的新课题。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之后,玩家们终于在AI上找到了突破口和破局点。通过AI,玩家们不再是一个游离于产业之外的存在,玩家们不再是一个以获取、改造C端为主导的存在,而是一个真正回归到产业本身,并且真正能够给产业本身带来本质意义上的深度改变的存在。

而这,正是产业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原因在于,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产业互联网含有「互联网」的字眼,实质上,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一个以「产业」为主导的存在。AI的出现,恰恰让玩家们开始不再以「互联网」为重心,而是以「产业」为重心。这无疑正好切合产业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因此,当玩家们开始拥抱AI,行业发展的重心开始越来越多地回归到产业本身。

AI,正在让打破中心和平台的壁垒

我们都知道,在消费互联网时代,C端用户更多地处于被动接受和改造的地位,他们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是通过大型的中心和平台来实现的。这其实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如果对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像是一个不断地建构平台和中心的过程。在这样一种发展逻辑之下,我们看到的是,大型的平台和中心开始在其中扮演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角色。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和中心的出现。

当AI时代来临,特别是当AI开始落地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场景之中,我们看到的是,C端用户开始不再通过大型平台和中心来获得产品和服务,而是开始更多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到实际的运作过程当中来将自身的需求更多地提供给上游的产业端和生产端。同时,产业供给侧开始不再像消费互联网时代那样通过大型的平台和中心来供给给C端用户,而是开始更多地直供给C端用户。

在这个时候,大型的平台和中心更多地开始扮演着「新型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即时零售的火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从田野到餐桌的风行,其实正是这样一种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的发展现象的直接体现。当平台和中心的壁垒开始被打破,我们真正需要看到的是,正是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发展新模式的衍生和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AI对于平台和中心的壁垒的打破,特别是AI实现的这样一种从产业端到消费端的新模式的达成,最终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便是产业互联网的逐渐成熟。可以说,AI,正在让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实现了具象化。

AI,正重塑产业各方的角色和定位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产业端、消费端的角色和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唯一发生改变的是,产业端和消费端对接的方式和方法而已。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互联网+」模式的衍生和出现,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因此,如果对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像是一个仅仅只是改变了表层,而并未改变内里的存在。消费互联网模式在流量见顶、规模化陷入瓶颈的时候,遭遇到的那么多的痛点和难题,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产业端和消费端的角色和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地改变,依然是传统的角色和定位。可以想见的是,当消费互联网仅仅只是以这样一种角色和定位来运行和发展的时候,它只能在流量尚未见顶,规模尚未成型的时候,获得一定的增长。一旦流量见顶、规模拓展遇阻,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面临困境和挑战。这同样预示着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是短期的。

当AI时代来临,我们看到的是,产业各方的角色和定位,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彻底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端,不再是唯一的供给者,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不再是单纯地接受。可以说,一场产业各方的角色和定位的重混开始发生。正是由于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各方角色和定位都开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此,我们才理由相信,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所获得的发展潜能,必然是长期的,巨大的。如果我们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千亿级的发展规模的话,那么,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它的发展规模,则是一个万亿级的存在。

写在最后

当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拥抱AI,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场景开始因AI而变,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产业互联网的脚步,一点一点地近了。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看成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的话,那么,AI,则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

认识到AI与互联网的不同,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与产业互联网之间内在的天然契合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产业互联网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想象,我们才能真正找到适合产业互联网的正确的发展方式和方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本文来源于极客网,原文链接: https://www.fromgeek.com/wemedia/267-687826.html

分类: 暂无分类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