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I应用掉队:2024年使用率不足三成,被中美甩开身位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日本的表现似乎未能跟上领先国家的步伐。根据日本总务省最新发布的2025年白皮书,2024财年日本生成式AI的使用率仅为26.7%,尽管较2023年增长了三倍,但仍远低于美国的68.8%和中国的81.2%。这一数据凸显了日本在AI应用普及方面的滞后,也反映出其在全球AI竞赛中的尴尬处境。

### 日本AI普及率偏低的原因

日本生成式AI使用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许多日本民众认为AI技术在其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并非必要,或者不清楚如何使用。这种认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AI的普及。相比之下,中美两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对AI的接受度更高,尤其是在搜索、内容总结和翻译等高频应用场景中,AI工具已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其次,日本在AI技术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保守。尽管日本政府和企业已开始重视AI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层面,推广力度仍显不足。例如,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将AI技术纳入业务流程,而大型企业则更倾向于自主研发而非采用现成的AI解决方案。这种谨慎态度虽然降低了技术风险,但也延缓了AI的普及速度。

### 年轻一代成为AI应用的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年轻一代对生成式AI的接受度明显更高。数据显示,20多岁的年轻人使用率达到了44.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群体主要将AI技术用于搜索、内容总结和翻译等场景,显示出年轻人在技术应用上的前瞻性。然而,中老年群体的使用率仍然较低,反映出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

### 全球AI竞争格局下的日本

在全球范围内,生成式AI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目前,这一领域主要由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如OpenAI、Google、Meta)和中国的初创企业(如百度、商汤科技)主导。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数据积累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日本则相对处于追赶状态。

尽管如此,日本并非毫无进展。白皮书指出,日本正在开发一些规模较小但功能强大的AI模型,试图在特定领域实现突破。例如,日本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医疗、制造业等垂直领域探索AI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与中美两国相比,日本在通用AI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 未来挑战与机遇

日本总务省在白皮书中强调,人工智能是未来数字社会的核心支柱,呼吁各界加大推广力度,推动AI在各行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要实现这一目标,日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 **加强AI教育与培训**:提升公众对AI的认知,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减少技术使用门槛。

2.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中小企业采用AI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

3.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可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加速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落地。

4. **深化国际合作**:借鉴中美等国的成功经验,同时发挥日本在精密制造、医疗等领域的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 结语

日本在生成式AI的应用普及上确实落后于中美两国,但这一差距并非不可逾越。随着年轻一代对AI技术的接受度提高,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日本有望在未来逐步缩小与领先国家的差距。然而,时间不等人,全球AI竞赛仍在加速,日本能否抓住机遇,仍需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本文来源于极客网,原文链接: https://www.fromgeek.com/ai/696247.html

分类: 暂无分类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