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AI for Good收录PixVerse:爱诗科技如何用视频AI解决实际问题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工具。2023年7月,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主导的“AI向善全球峰会”(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上,中国科技企业爱诗科技旗下生成式AI视频平台PixVerse因其在数字普惠领域的实践成果,入选“创新扩大影响案例集”(Innovate for Impact Use),并获评“生产力”类别优秀案例。这一认可不仅凸显了AI技术在缩小全球数字鸿沟中的潜力,也为行业提供了技术向善的实践样本。

**AI for Good的全球使命与PixVerse的契合点**

“AI for Good”是联合国框架下的跨机构合作项目,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医疗健康、教育平等全球性挑战。据ITU统计,全球仍有近30亿人未接入互联网,数字创作工具的使用率在发展中国家普遍低于15%。传统视频制作依赖专业设备与技能,成本与门槛限制了普通用户的参与。PixVerse通过AI视频生成技术,将电影级制作能力简化为“文字/图片输入-视频输出”的自动化流程,直接回应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减少不平等”的诉求。

爱诗科技联合创始人谢旭璋在峰会演讲中指出:“视频已成为信息传递的主流媒介,但全球多数人仍被排除在创作生态之外。”PixVerse上线9种语言版本,覆盖174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6000万,在30余国应用市场登顶照片视频类榜单。这一数据印证了低门槛工具对激发全民创作力的价值。

**技术突破与普惠实践**

PixVerse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多模态生成技术。通过融合扩散模型与时空注意力机制,系统能理解文本语义并生成连贯动态画面,支持4K分辨率与电影级运镜。例如,非洲农业推广人员可通过输入当地语言描述,快速制作作物种植教学视频;南美小型商户能上传商品照片生成广告内容。这种“零基础创作”模式显著降低了表达成本。

案例显示,在东南亚某偏远地区,NGO组织利用PixVerse为文盲群体制作防灾指南视频,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动画,使培训效率提升3倍。类似应用场景符合ITU秘书长多琳·波格丹-马丁强调的“AI必须服务于基层需求”原则。

**行业启示与可持续挑战**

PixVerse的入选为AI伦理提供了新注脚:技术普惠性不仅取决于算法性能,更在于产品设计是否适配多元用户场景。但挑战依然存在:

1. **数字基建差异**:部分地区的低网速与老旧设备影响体验;

2. **文化适应性**:需持续优化本地化内容生成能力;

3. **伦理风险**:需防范深度伪造技术滥用。

对此,爱诗科技透露正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探讨建立区域性数字能力中心,通过硬件捐赠与培训结合的方式强化落地效果。

**结语**

从日内瓦峰会到全球6000万用户,PixVerse的案例证明:当技术创新以包容性为目标时,AI不仅能提升生产力,更能成为社会平等的加速器。正如ITU所倡导的,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确保无人掉队”——这或许正是“AI向善”最朴素的诠释。未来,随着多语言模型与边缘计算的发展,视频AI或将在教育、医疗等领域释放更深远的普惠价值。

本文来源于极客网,原文链接: https://www.fromgeek.com/latest/696529.html

分类: 暂无分类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