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推动的算力需求激增,正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供应变革。据行业媒体DigiTimes报道,受AI服务器与云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劲驱动,2025年第四季度NAND闪存和DRAM的合约价格预计将大幅上涨15%–20%,打破了以往年末价格下行的传统周期。

这一价格变动背后,是AI应用对存储容量和性能要求的显著提升。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因机械硬盘(HDD)供应紧张,已逐步将大数据存储需求转向高容量固态硬盘(SSD),进一步推高了市场对NAND产品的需求。目前,高堆叠层数的3D NAND已接近售罄,其中三星电子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V9 NAND(堆叠层数约290层)因其优异的成本结构、更快的读取速度及更大裸片容量,获得了云服务商的优先采购。甚至主流V8 NAND产品也出现货源紧张,反映出AI服务器市场持续扩张对存储产业链的深远影响。

行业分析指出,随着算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数据存储能力”已成为AI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存储厂商纷纷调整市场策略。闪迪与美光等企业已相继宣布调涨NAND价格,预示着2026年存储供应将趋于紧张。美光在财年结束时清理库存,而云服务商正积极为2026年订单备货,这一供需变化促使多家厂商提前释出涨价讯号。

尽管四季度合约价格尚未最终确定,但供应链方面普遍预期涨幅将远超个位数。有分析认为,从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一季度,存储芯片价格可能逐季攀升15%–20%。另有消息指出,厂商已在10月合约中提出10%的涨价要求,推算季度涨幅或突破20%,DRAM涨幅甚至可能超过NAND。

值得注意的是,NAND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度曾经历低迷,但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出现明确复苏迹象。尽管消费端购买力未出现显著回暖,企业级需求却呈现强劲增长。云厂商订单的大幅增加,使2025年三至四季度的涨价趋势有望延续至2026年第一季度。市场对2026年全年价格走势保持乐观,预计各季度涨势将与传统旺季衔接。

在这一波市场复苏中,存储产业链各环节均显著受益。NAND控制器供应商群联电子在其最新财报中表现亮眼,2025年8月税后净利润同比激增49倍,反映出其聚焦非消费类市场的战略成效。公司表示将继续深化与NAND厂商的合作,以把握市场增长机遇。

整体来看,AI所带动的存储需求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其影响已从技术层面延伸至价格机制与供应策略。尽管当前涨价趋势明确,但其能否持续仍将取决于全球AI部署进度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双重因素。存储市场正步入一个由技术创新与需求结构共同驱动的新周期。

(注:本文在资料搜集、框架搭建及部分段落初稿撰写阶段使用了 AI 工具,最终内容经人类编辑核实事实、调整逻辑、优化表达后完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本文来源于极客网,原文链接: https://www.fromgeek.com/ai/704013.html

分类: 暂无分类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